繪畫手札


66.「千古同類型」- 引出自己的形式







不少畫家初始會從大師的作品形式上去學習,若「過度認真」,恐走不出大師的風格,況且大師的風格人人皆知,若太類似他們,也必人人知曉。也許可以有另一種選擇,就是跨領域,不要找相同領域的。

我不斷嘗試融入不同領域,例如:

感動於某些文學,而創作了《朱門酒肉臭》、《前赤壁賦》。

聆聽音樂「歡樂頌」後,有所觸動的畫出《一窩瘋》。

無意中在動物頻道,看到一幕獅子狩獵,作出了《剽悍》。

與莊坤良教授的對談之間,有了《繁華・灰燼》一作。

品讀朱光潛的無言之美義理,大膽畫了《那一道光》。

看著黑澤明的電影「夢」,感知其劇本的細膩,資料考證的完善,情節的大膽跳躍之創意,也嘗試運用於自己的繪畫。

這些例子的最大原則,是精神層面的引導,非表象形象的模仿,沒有視覺形式的捆綁,提供了精神層面的共鳴,是「水載舟」不是「水覆舟」。我頗欣賞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的:「千載之下,某些同類型的人,他們的性格、命運、遭遇、感懷相近,所以千古引為知己。」(頁102) 依我這後生晚輩粗淺見解為:本質相近的人,自然會吸引在一起,早來世間的前輩,引發後到的晚輩。

從內涵、哲理……來看,古人早就說的透徹了,後人是「換一句話說」。想想杜甫詩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蘇軾的「前赤壁賦」對「變與不變」的見解……等等,其前人應已論述過,杜甫與蘇軾是以他們的人生際遇,藉詩或詞來再體會哲理,哲理是重複的,人生際遇和詩詞是他們各自的,是詩和詞脫穎而出的,假設他們的詩和詞平庸無奇,單就內容的哲理性是難以流傳後世的,詩詞的表現勝出,就是「形式」的勝出。

就以「繪畫」領域而論,若「形式」成立,是可以不需有「內容」的,只是在「形式」成立的狀態下,若能兼有普世價值的內容性,必將更能引起廣大的共鳴,而不是只有一小部分同領域的人之理解與欣賞。「形式」雖是如此重要,可是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只在形式上一直鑽研下去,可能會深陷其內,最後固定住,那也是走入重複的形式了。這時需要「內容」(內涵)來逼迫「形式」的改變,單靠「形式」來改變「形式」較難,一般人走捷徑,直接拿別人(大師)的形式來套用,那不是「重複」別人嗎?故要用內容來改變,而這內容,也不要在繪畫圈裡找,因為極易「重複」了別人的,要找不同領域去做改變。當然,還有一種是人生的際遇改變,會影響自己的思想,內容也會跟著改變,可是靠際遇,很被動,而且無法強求,如果10年20年的際遇都不變,或變動少衝擊小,那改變就非常有限了,這時就可用其他領域「千古同類型」,來引出自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