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手札


36.靠山 - 不局限於今人







一般人都想擁有可依靠的靠山,來幫助自己的不足。關鍵就在這「不足」了,因不同性質的不足,自然就會引領自己朝某個方向去尋求「靠山」。

最常見的不足是名、利、權力的不足。名不足,就找名人、名師來當依靠的靠山;利、權力不足,就會找擁有許多財富、權力的人當靠山。可是能成為靠山者,絕不會是泛泛之輩,如果是抱著向他們「索取」或「利用」的心態,難道靠山們會不知道嗎?而這樣的雙方關係,會穩固嗎?聰明如爾等,心中已了然。

那麼何種的關係才是穩固的呢?應抱持著尊敬、學習的態度,以誠待人,這是最基本的。另一方面,端視這「不足」是什麼性質了。假設這個「不足」是「智慧」、「態度」、「價值觀」的不足呢?那麼要找的靠山可就不止於「今人」。智慧不足,找的靠山可以是《論語》、《老子》、《聖經》……等等,人類歷史上智慧哲人留下來的經典。態度、價值觀的不足,要找的靠山可以是一些偉人傳記,從中汲取所需。這些「靠山」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先人留下來的「精神」,所以不用擔心人會跑掉,或山倒了,因為「精神」是永恆不滅,超越時空的,可以任由我們運用,要來或是要走,都由我們自己決定。

再者,超越人的自然界更是另一種靠山,印象派將畫架移到戶外對著自然界寫生,以自然界為師,師法自然,正是以自然界為靠山的最佳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