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手札


14.先作整體,後作細節 -「順序」的先後。重為初習畫者。







畫石膏像習作時,如果在抓大比例階段過於急躁,未定妥,就進入五官細部的刻畫,剛開始時,可能會覺得非常舒坦,可是細部一多,就會逐漸反應出彼此的位置、關係有誤,此時大比例不夠精確的誤差,就顯露無疑了,此時肯定會懊惱在大比例階段的急躁、不走穩,就馬上進行下一步,最後反成「欲速則不達」了。

作畫之「先作整體後作細節」,就像大樹上寄生著小植物。寄生在大樹上的小植物,端賴大樹給予的養分,如果大樹的養分不佳,剛開始時小植物可以生長,可是再持續,大樹的養分逐漸耗盡,大樹與小植物都將生長得不好,甚至一起凋零。

作畫亦然,一幅畫的整體性就像大樹,如果整體性作的不足,不夠紮實太虛弱,就在其上加上細節,剛開始還加得上,可是再接續,逐漸地會步入細節無處可上、錯位、或無法畫到細緻的窘境,那麼整幅畫就是不夠好不到位,甚至得放棄。所以應該是先大塊確定,接著中塊確定,然後小塊確定,最後處理細節,一步一步實實在在的累積,整個過程猶如倒吃甘蔗,愈吃愈甜。

再打個比方,先整體再細節,就像要到某地,必須依著先從市、區、路……的順序。例如從台北出發到高雄的朋友家,行程上一定是先到高雄,然後某區,某路、某段、某號,最後到某樓。若沒事先掌握是哪一區、什麼路,而直接就跳到找幾號,這順序就錯亂了,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於是得花更多功夫重新規劃,再重新出發,事倍功半。

作畫的先整體再細節,這樣的順序關係非常重要,否則明明非常努力辛勞地作畫,最後卻不成畫,往往是「順序」上的錯亂造成,後作的提早先作,當下要作的重點給模糊了。多數人都有過這種經驗,尤其是初習畫者,但隨著經驗累積畫歷久了,發生的機率就越低。

在創作一幅畫的諸多過程中,環環相扣,若懂得整個過程的「整體性」,那麼應好好做好當下的每個過程。短視,會失去長遠的整體性,落入每個環節的失措。若了解整體的過程,一關接著下一關的進行,就可以到達終點,做好每一關的當下,穩固當下的每一環節,每個環節都用這種態度處理,那麼最後一環的終點,一定會非常強壯。

再換個層面說,先作整體後作細節,對一個畫歷久者的確較能把握,少有出錯。但是,這仍可再進一步深究。少出錯,甚至不再出錯,這裡面仍潛藏著危機,為何呢﹖作著熟悉的、對整體一清二楚的畫,若以順利正確為目的固然是好,然而時間久了,如此很可能少了創新的嘗試,尤其作畫習性已成,創造力容易被封死。

初習畫者在「先作整體後作細節」的順序上錯亂,是因不了解所致,但對一個畫歷久者,「刻意」在這個順序上的錯亂,可能意味著準備面對新的挑戰,拋棄舊習將自己歸零,重新再成為「初習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