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手札


蘇憲法教授:色彩新航線 (「蔡勝全畫集2」序文-2013)







 (照片:左2-蘇憲法教授,左三-周昭明教授)

勝全於2007年進入「臺師大美術系創作理論組博士班」,並於2009、2010及2013年底,各舉辦了油畫作品個展,這3次個展使其累積了不少作品,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的洗滌歷練、孕育滋養和潛移轉化,使其更加茁壯、精益求精。這一路走來,筆者以勝全的指導教授角色,陪伴他、參與並指導其繪畫創作,這些年來,讓筆者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的「紐約」系列,及2013年的「新航記」系列,綜觀其創作歷程,勝全的作品風格,約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 以托物擬人抒情為主,並以隱喻的手法,持續探討同一題材,力求新意及多變。
  • 打破物象之形、以近乎半具象之表現手法,以純色構成畫面、注重畫面張力,減少素描明暗的比例。
  • 盡量以點線面基本造型語彙表述,重筆觸、利用細點、以求精緻,佐以流暢線條、蘊含恣意、力求韻律、動感和力度,並以多層次之色塊堆疊、色彩飽和厚實,粗獷中不失野逸。
  • 運用自動性技法之偶發效果及多種工具製造肌理質感。

2010年的「紐約」系列作品主要風格是以二度空間為表現方式,採取的是一大片色塊的「平面性」繪畫,並以「點狀」、「線帶」的線條「加工」其上,色彩則以高明度、近乎純白、純藍、純黑之幾何構成,使空間在色塊與色塊之間擴張與延伸,如《紐約寫意》、《謎樣的紐約》、《暖暖的紐約》、《舞夜》、《匆忙的都會》等,將紐約的建築,帶入了一種高聳入雲,不可探知的奇妙世界。

2013年的「新航記」系列作品,迥異於「紐約系列」作品,在構圖上不求穩定的均衡,以大幅度的直線與曲線,產生極大的動勢,色彩的經營也逐漸趨近野獸派的風格,力求純色和補色計劃,此系列已將物件原本賦予的意義或記號符象轉變分離,重新組構,並加強線條的快速與銳利性,觀者面對的是另一種符象的涵意,如《乘風破浪》、《出征》、《生命》、《發》、《雄渾》等,從這些作品中不難看出勝全對於表現主義風格之喜愛,並深受其影響,部分作品並流露出對人生的無常、社會的動盪、及對當代社會的批判;線條狂亂生猛,色彩從客觀到主觀、從偏重「形式」逐漸導向「內容與形式」並陳。

藝術創作貴於創新,並要勇於追求個人獨特的風格,從勝全的近作看來,除了秉持其一貫之抒情表現性樣貌外,還能大膽突破形、色之既有基礎,注入了更多個人極主觀的「色彩形式」的實驗性手法,感性十足、詩情畫意兼具,以勝全的誠懇、執著、努力與毅力,未來將可開出一條色彩的新航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教授、長榮大學客座教授  蘇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