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手札


294.喜與苦(二)







一幅畫的完成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逐漸作到認為滿意為止,尤其是到了最後快接近完成的階段,更是頗令人迫不及待要去做的。

依據長久的經驗與習慣,對每一個階段的處理,能預測大概所需的時間,一般來說,若是到了最後的完成階段,幾乎就是畫龍點睛、小局部的處理即成,所以需花費的時間往往較短,例如評估下次大約半天時間就可大功告成。待過一些時候,拿出此畫再著手畫下去,1小時、2小時、3、4…已過大半天了,可是仍覺還有不少需要處理的,當然,可不能就這麼半天隨便湊合潦草結束,還是必須做到認為滿意才行,這樣整個時間花費下來,哪是當初認為的半天呀,可能還需要再一天、兩天…,當下內心難免會泛起「又需再辛苦」的念頭。這是第一種「苦」的念頭。

然後又會有第二種念頭出現。當初認為只需要半天,可是後續發現得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成,那是不是意味從當初到現在這段時間,自己的審美、看法、技法又再提升了,才能找到當初看不出的地方可以再精進。當這種念頭一產生,哪怕是再多一天、兩天、三天…的時間去改畫,都覺得可以接受了,「喜悅」之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