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遇到比較困難畫的常感困惑而不知所措,在跌跌撞撞之下,真有放棄的念頭。
接著,仍是困惑於難畫的畫,心想就硬撐挑戰吧,如此似乎比較能耐打耐傷了。
然後,還是困惑連連,不過已經能夠逐漸習慣,畫到預設的時間就休息,想著明天會有方法的。
現在,困惑依舊存在,但對「困難」由衷多了些「尊敬感」。
這種「尊敬」感受並不是看了一些心靈雞湯而被引發的,而是由衷的真實的感覺,是長期作畫以來第一次產生這種感受,覺得非常的高興,因這種「反人性」能一點都不牽強的真實而來,不是普通的我能夠獲得的,更覺難能可貴。(我認為「反人性」對人反而有幫助,但是難以做到)。
我仔細的釐清為何會有這種「敬意」產生,可能的原因是:
1.規律。因為生活作息規律,作畫與休息能自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遇上困難或容易都是在自己自律的時間內的行動,就像是時間軸上的行進,如此似乎把「容易」或「困難」看成為中性,無喜好的差別認定。
2.成與敗。若畫的容易又順利,當下自是快樂,可長期來看難有長進。而畫的困難重重,當下雖是苦,但長期來看會有進步。事情總是有一好就有一壞、有一壞就有一好,歸根究柢還是對時間的珍惜與運用,「在怎麼樣的時間作該做的事情,踏實的做」,以這樣的模式對待事情,就可以超脫成或敗。
3.無承諾。因沒有對任何人承諾在多少的時間內做出多少量的畫,於是就不會有趕不出或達不到品質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縱使面臨困難而被卡住,就可以不需要管「效率」,而是踏實的去面對、去琢磨、去迂迂迴廻。經驗告訴我,直線未必是最短的距離,甚至有可能更耗時,反倒是迂迴才是前進。